匠心织梦传非遗正规配资论坛,巧手兴业暖乡邻
——访省级非遗百年老字号“汉家老苗”手工粗布、第五代传承掌门人苗传武
在山东邹平市的乡村深处,有一种传承了百余年的手工技艺——苗家粗布织造。这项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的传统工艺,历经五代人的坚守与创新,如今以“汉家老苗”品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作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“汉家老苗”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,更是乡村振兴的实践者。
创始人苗传武和爱人孙春香,从一间老织布坊起步,带领着周边村庄200余名中老年妇女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,走出了一条非遗保护与产业融合的新路子。本文将围绕苗传武与孙春香的创业历程、“汉家老苗”的发展路径、产品创新与社会价值,全面展现这一百年老字号是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的。
展开剩余85%古艺新生,薪火相传
苗传武是“汉家老苗”品牌的第五代传承人。他的家族自清朝光绪年间起便从事手工粗布织造,经营布匹生意,并创办了苗家粗布织布厂。百余年来,苗家以诚信为本、以品质为先,在当地享有着良好的口碑。苗传武自幼受父亲的熏陶,对传统织布技艺耳濡目染,心中便埋下了热爱的种子。成年后,他接过祖辈手中的接力棒,决心将这一门老手艺继续传承下去。
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苗家粗布技艺,2016年,苗传武正式注册了“汉家老苗”商标,并成立了山东梁邹布艺有限公司。公司采用“传承、培训、生产、销售”一体化运作模式,逐步建立起集非遗技艺传承、文创产品开发、农村妇女灵活就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。在他的带领下,企业不仅恢复并完善了大量传统工艺流程,还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进行创新,使这项百年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
孙春香是苗传武的爱人,不仅是企业的联合创始人,更是一名中共党员、基层妇联执委、邹平市人大代表,曾荣获山东省最美乡村女致富带头人、齐鲁乡村之星、山东省乡村工匠名师、齐鲁最美手工匠人。她始终热心公益事业,积极参与精准扶贫、疫情防控、红色研学等社会活动。同时,她还主导企业社会责任项目,带动周边三十多个村庄200余名中老年妇女实现了在家门口灵活就业。这些妇女每天计件收入50—100元,部分因身体残疾或术后康复无法外出务工的人员,也在这里找到了生活的希望与尊严。一位曾做过重大手术后不能正常上班的妇女在这里工作两年后,不仅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,身体状况也明显好转;还有不少因身体原因多年未能工作的村民,通过织布重拾了自信与人生价值。
多年来,“汉家老苗”品牌获得了多项荣誉,包括中央文化和旅游部“旅游能人支持项目”、山东省“山东手造·优选100”、滨州市“老字号”“滨州市非遗工坊”“滨州市非遗传承人”等称号。公司现拥有200余台古老木制织布机,形成了规模化、制度化、统一化的管理体系,成为全国纯手工制作粗布品牌中的领军企业。
商道酬勤,祖辈铢累寸积;财源茂盛,盖因慷慨得失。正因苗传武对传统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执着,让“汉家老苗”在时代浪潮中稳健前行,成为山东手造的一张亮丽名片,也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实实在在的力量。
工艺革新,产品出新
“汉家老苗”始终坚持在保留传统工艺精髓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与创新。作为第五代传承人,苗传武深知,传统粗布虽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活质感,但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,如布料发硬、易起球、染色不牢等,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。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,他在继承祖辈技艺的同时,不断探索材料升级与工艺优化,力求让传统手工粗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
首先,在原材料选择上,苗传武坚持选用优质精梳长绒棉。这种棉花纤维细长、质地柔软、强度高,是制作高品质手工粗布的理想原料。相比过去使用的普通棉花,长绒棉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柔韧性和耐用性,还使织出的布料更加亲肤舒适,越洗越软,真正地实现了“粗中有细”的品质提升。
其次,在工艺改进方面,苗传武带领着团队对传统木制织布机进行了系统性的技术改造。过去的织布机只能织出宽度40~50厘米的布匹,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床品1.8米甚至2米的大尺寸需求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他花了数月时间反复调试设备结构,重新调整织布机的张力系统和梭子运行轨道,最终成功地将布幅扩展至75厘米,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实用性。尽管改造过程繁琐费力,但正是凭着这种执着的工匠精神,使得“汉家老苗”产品在保持传统纹理和手感的同时,也具备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。
在产品开发方面,苗传武不断创新品类,突破传统粗布仅用于床品的局限。近年来,“汉家老苗”陆续推出了粗布抱枕、福袋、健身沙包、浴巾、儿童枕垫、围裙、护颈枕等多个系列的产品,可广泛应用于家居、母婴、健身、文创等多个生活场景。这些产品,不仅延续了手工织布的独特肌理和天然环保优势,还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,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,深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与喜爱。
在线上营销方面,苗传武虽起步较晚,但近年来逐步重视品牌传播与线上推广。他开设了抖音账号,通过短视频生动地展示织布过程、妇女工作日常以及产品制作细节,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,增强了品牌的真实感与信任度。同时,在政府和专业团队的帮助下,苗传武不断完善电商平台建设,逐步打通线上销售渠道,提升品牌的曝光率和市场占有率。
目前,“汉家老苗”已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统一代理销售体系,产品远销全国各地,并多次参加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昆明等地举办的国际博览会,受到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评价。未来,苗传武计划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,推动非遗文化走向世界,让更多人认识并爱上这项凝聚了中国智慧的手工技艺。
产业兴村,匠心为民
在苗传武心中,“汉家老苗”不仅是一个品牌,更是一份责任。作为一家深深扎根于乡村的企业,它始终秉持着“致富不忘乡亲”理念,致力于推动农村妇女就业、助力乡村振兴和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活化。在苗传武和孙春香的带领下,企业不仅实现了自身发展,更以实际行动为当地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多年来,“汉家老苗”坚持免费培训农村中老年妇女学习手工织布技艺,帮助她们掌握一门可以持续增收的技能。许多因年龄偏大、学历不高或身体原因而无法外出务工的女性,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岗位。通过灵活就业方式,这些妇女每天可以在工坊或家中完成计件任务,每月收入可达1000—2000元。对于不少家庭而言,这不仅是一项经济补充,更是生活尊严的重新建立。一位曾做过重大手术后不能正常上班的妇女在这里工作两年多后,不仅家庭收入增加,身体状况也明显好转;还有不少因身体残疾或术后康复无法工作的村民,通过织布重拾了生活的信心与价值。这种“家门口就业”模式,既照顾了家庭,又创造了收入,真正做到了“扶志”与“扶智”并重。
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,苗传武与孙春香深知,非遗技艺的传承不能只靠情怀,更要靠机制保障和制度支撑。为此,他们建立起了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: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库,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经过严格把关;每一匹织好的粗布都会贴上标签,注明织造人姓名、时间、重量等信息,实现产品全流程可追溯。这一做法,不仅提升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,也让每一位参与生产的妇女都能感受到责任感和荣誉感。此外,他们还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和代际传承,鼓励子女参与家族事业,并与当地学校合作开展研学活动,让学生走进工坊,亲手触摸古老的织布机、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,从而增强文化认同与民族自信。
在市场定位方面,苗传武始终坚持走高端路线,主打“纯手工、天然、环保”的核心理念。其产品范围涵盖了床品、浴巾、抱枕、福袋、健身沙包等多个系列,价格根据工艺复杂程度分为不同档次,主要面向追求品质生活、注重健康环保的中高端消费群体。通过统一的品牌形象、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优质的产品服务,企业在行业内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,成为山东手造领域的标杆品牌。
展望未来,苗传武有着清晰的发展蓝图。他希望在未来三到五年内,带动500至1000名农村妇女实现灵活就业,进一步扩大非遗工坊的社会影响力。同时,还计划将非遗工坊与乡村旅游、民宿经济融合发展,打造集非遗体验、研学教育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文旅项目,让更多游客走进乡村,了解传统文化,感受匠心之美。他还积极寻求与高校、科研机构的合作,探索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传播路径,通过短视频、直播、线上课程等形式,让“汉家老苗”走向全国、走向世界。
正如苗传武常说的那样:“说一千道一万,能增加农民的收入,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才是关键!”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,“汉家老苗”正以实干精神践行社会责任正规配资论坛,用一双双勤劳的手、一块块温润的老布,编织着乡村发展的新图景,书写着属于新时代手艺人的真实故事!
发布于:福建省和业众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